找到相关内容16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憨山老学中“道”之多义性指涉与终极关怀

    体虚合道、忘言任真,了无所积,由其不积则无穷。--------且天乃无言之圣,圣乃有言之天。以天道不积,其体至虚,故四时运而不竭,利尽万物而终不伤其体,故曰天之道利而不害7。   他认为老子的“道”,...

    陈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046120.html
  • 佛儒之异同及其相互影响

    学家们在阐发他们的政治,伦理思想时运用了许多传统的范畴,如“天道”、“人道”、“天理”、“心性”等等,但此时之“天道”、“天理”已不同于传统儒学之作为社会政治、道德立法者的“天”,而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3446501.html
  • 浮世百态警醒篇(1)

     第十八章 狠毒之心,败德乱性  第十九章 情爱何物,盲目追逐  第二十章 性气沸逆,祸厄连连  第廿一章 时运变迁,男荒女废  第廿二章 心态飘缈,好逸恶劳  第廿三章 富者不勤,贫者堕落  第廿四...,没有这么多奇奇怪怪娱乐之事,现今不但类似此种的甚多,而且公开化,这不是明摆着要陷害世人吗?不知何因?恩师能否开示?  仙翁曰:可以,为师简单说明好了。所谓时运变迁,世态亦迁,现天运属「七赤运」,赤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346680.html
  • 僧祇律在华的译出、弘扬与潜在影响

    师禀,若鳞羽宗乎鲲凤也。昔南宋 (即刘宋 ) 朝罽宾三藏觉寿 (佛陀什 ) 译成此律,因出羯磨一卷。时运迁移, 其本零落,寻求不获,学者无依,同遂于大律之内,抄出羯磨一卷,彼宗学者,盛传流布。 (唐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1447290.html
  • 西藏宗教艺术(3)

    宗教艺术中制作时运用得最为广泛。比较好一些的“德格利玛”(德格地方出产的一种合金)也可归入匝那卡西玛合金的范围之内;藏文文献有时也将“花利玛”归入匝那卡西玛合金的范围之内。  二、花利玛  “花利玛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747693.html
  • 王恩洋教育思想初探

    时运而风动天下乎。于是集门人而告之曰:粤来诸子,咸听余言。悟吾之教,儒佛是宗。佛以明万法之实相,儒以立人道之大经。游之以文艺,广知以新知。本末兼赅,中庸以时。为学之道,正心为本,力行是急。淡泊是甘,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5647727.html
  • 宣化上人讲:教育救国(2)

    的一辈,却兴奋地拼命想快快长大。所以无论我们年龄大小,总不满于自己的时运,徒然追寻不可得的妄想,无法从现况中获得自他的利益。  少年也意谓著无邪清纯、开怀直心、精神活泼、好奇感,以及希望。具有这些性质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848252.html
  • 释迦氏谱序

    法种详斯意焉。  一序所依贤劫(谓命时运名所以建立)  二序氏族根源(谓得姓久近根条离合)  三序所托方土(谓居止洲中何义而知)  四序法王化相(谓族兴法王处世化相)  五序圣凡后胤(谓法俗两裔流远不绝)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148733.html
  • 韶阳一路,云门家风——云门禅师述评

      故知时运浇漓,代干象季。近日师僧北去,言礼文殊;南去,谓游南岳。与么行脚,名字比丘,徒消信施,苦哉!苦哉!问著黑漆相似,秪管取性过日。设有三个两个狂学,多闻记持话路,到处觅相似语句,印可老宿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3448842.html
  • 谈戒与持戒(1)

    批判”的执照而已,慈悲也不仅是“搪塞我们必然做不到”的咒语而已。  大慈悲的神话,需要翻译成社会行动的语言;另一方面,把慈悲当作一种感人的美德来培养(尤其是在它与观想自我同时运用时),在我们反省道德...

    格梅兹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049223.html